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家访谈

安徽省书法协会会员

胡传胜 50多年的追求只为书法学习爱好

夏琼瑶

胡传胜,笔名泾川山人、号三悟堂主;现为安徽省书法协会会员、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特聘书画师、中国书画报特聘书画家、宣城市政协特聘书画师。


说到书法,必须说说今年3月10号再次来三希(深圳三希美术馆)做客的胡传胜老师。


他用了简单的8个字“书画艺术永无止境”与我们交流当代隶书学习及创作感悟。他说,“书法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而让我最惊讶的是,50多年书法学习,是他作为个人爱好去追求而已 。


隶书创作是一种很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是作者对隶书传统技法的继承和个人艺术修养相结合的创新过程。胡传胜老师说:“没有创新,学得再好,就跟复印一样,没办法学好隶书。”


“创作随感火花

学习隶书“入门容易,提高难”。难就难在要能写出两汉的气象,这不是技法层面的事,这是精神层面、学养层面、阅历层面上的事。所谓“得形容易,得神难”。这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


学隶书必须沉浸于两汉及汉以上的碑石、摩崖,因为只有那风蚀过的、字迹斑驳的石刻所呈现的浑朴气息,才叫金石味。要从中参悟和体味出两汉刻石中的内蕴和风骨。


对汉碑及刻石的学习,除了临摹之外,还要多读多看,这个过程就是和古人对话。要善于“透过刀锋看笔锋”(启功语)。运笔时还要想到汉代人是席地而坐,他们写字的姿势,写字的材料和我们现在相径胜逺。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要写出汉人的气象,这就要从各个方面感悟那个时代的文化,除了多读汉代及汉代以上的碑刻、摩崖、简帛之外,还要多读描写那个时代文化的书籍,多看那时的文物,从中领悟其文化内涵。


隶书的创新,必须沉下心来从前人的刻石、墨迹(简、帛)中去认真挖掘,能把古人的东西读懂读透,在理解的基础上,参以自己的体会,表现在笔下,那才是正路子。否则,只能走向粗俗怪野之道。


学隶书必须往上追溯到篆文。因为隶书是从大篆中萌发出来的,隶书要古拙。古,才能体现那个时代的大气,才有金石味。


隶书的线条一定要和大篆线条相承接。清代的邓石如把隶书研究的十分到位,他提倡的“以篆写隶”是很有道理的。


一幅成功的隶书作品中法度、气象、意趣,这三者缺一不可。


学习隶书要看看简帛书,近些年来出土了大量的竹、木简,是那个时代的隶书墨迹,很难得。这是当代学隶书人的福音,清代以前的人所不具有的,我们要好好挖掘、利用。当然,也要注意舍取,因为汉简中作者众多良莠不齐,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我原来是学邓石如隶书墨迹的,由于只注重他的厚重,故字是写厚了,但也笨拙了,缺乏灵动,率意,后来又学了一段时间的汉简,这个毛病才好一些。如何将汉简更好地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学习。


《开通褒斜道刻石》很大气,是大篆过渡到隶书的初期刻石。完全是篆书的运笔,和《石门颂》是一类的摩崖刻石。此碑难学在于其精神难以把握。学习此碑的第一人是清代的陈鸿寿,他学得很成功,化为他自己的东西。他的隶书线条很遒劲,有力道,结体一般为梯形或者为倒梯形的构图,既活泼,又有稳定感。当代的周俊杰老师也从此碑中化出,他的字很大气,确有大汉气象。


有人说《石门颂》是“隶中之草”,我感觉到《石门颂》应归属为“隶中之行”更为适合。它的行笔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随心所欲,用写行书的心态,才能写出那种“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的境界。


“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书者必争此笔”(刘熙载语)。隶书的主笔一般是横划较多,所以隶书的横划至关重要,一定要写好,横划较长可以使字显得宽博,以显两汉之气息。


写隶书时要注意用笔的迟涩,写出来的线条要有苍茫感,这样就有金石味。如何使笔锋与纸面产生较强的摩擦力,以达到迟涩之目的,胡传胜老师的体会是在逆入后平出时要把笔杆向笔画运行的反方向倾斜,让笔锋顶着走,这样,即保持了中锋用笔,又使写出的笔画有苍茫的感觉。


学习书法,胡传胜老师多年来积累了经验,那就是一个“悟”字。胡传胜老师把他的斋号起名为“三悟堂”,是受自己的老师刘天明先生“悟则明”的观点影响。因为汉代以上的东西大多数是摩崖刻石、碑石、器铭、瓦当、墓砖之类的东西,都是经过了工匠们的二次加工和自然的侵蚀。



“多悟”、“勤悟”是非常之重要,悟则明,悟则通,悟则变,悟则进。


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