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画家郭熙曾说过,“一幅山水画的价值在于能使观者身如其境。”观杨老师这幅画,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首诗:“自天飞下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大自然的神奇就这样在画面里体现出来:远处的峭壁之间飞瀑奔涌而下,疑似天降;忽如龙啸山谷,忽如白练飘舞,忽如美女梳妆、柔薄如细纱飘洒;忽如天然屏幕,水帘横空拉下。
树木在雨后更加翠绿挺拔、茂密,袅袅升腾的地气与飞瀑溅出的水雾相连,渐渐地扩散到缭绕的云雾之中,裹住大山的身影,形成一个与天空隔绝的诗意空间。
杨老师的山水画不仅传承着金陵画派的传统,还在构图上不断寻求突破:瀑布垂直飞下、松柏直立挺拔、山石险峭给人一种伫立的空间感。这与山路的崎岖、水流的蜿蜒以及大雁远行的点景呼应,消除了全是“直景”的视觉感受,还打破传统空间章法,构图上进行了创新。画面小中见大,用山石、林泉、树木之间的层次空间表达大自然的寂静和神奇;用浓墨及色彩表达树木的挺拔、葱翠,近处山石和点景小树隐藏了瀑布的出处,意境更加深远;用淡墨表现远景,形成朦胧空灵的景象,给人一种“我在泉上走,水在脚下流”的空间感,别有另一番诗情画意。
我感慨杨老师多年致力于山水画的创作,并对他创造如此诗意的山水画而深深敬佩,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揣摩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