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当你要挥手离开自己熟悉的一切,你会想起什么?是恋人拥抱你时的温存、一段刻骨铭心的话语,还是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声?又或许,只会有一幅幅往昔的画面在你脑海中重现,隐隐地撩拨你的心弦,那种影像模糊而真实,就像是旷野上飘荡的歌声,遥远又清晰。
宝树老师的画作便常常带给我这样的感受,因为它往往并没有多少强烈的视觉冲击,但那如丝如缕的细腻笔触却会带来如诗的意境,无声地叩击我的心扉,让我相看不厌,久久沉醉其中。就如眼前的这幅《天青江月白》,画面构图空灵,留白点景呼应,虽色彩清丽雅致,但在让我神清气爽之余,又生发出一种梦幻般的绝妙氛围,平添了一丝似曾相识的温暖感觉。至于这感觉到底曾在何时何处与我邂逅,我却讲不清也道不明。南北朝时的山水画家宗炳说过,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想到这句话,再看着宝树老师这样的神来之笔,我细细思忖:也许真正打动我的并不仅仅是画卷上的青山绿水,而是那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的墨痕所营造出的独特气息,这气息诱导着我的思绪,让我产生了身临其境般的共鸣。能够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才是作画的最高境界!说到这,我不由想起了刚读到的一首七律:“历代金陵法宋元,宾虹傅氏并大千。石头城上出新秀,秦淮河边悟古贤。董巨荆关培笔墨,名山佳水养心田。磅礴秀美观宝树,健笔凌云育新天。”这是西泠名家袁道厚老先生在赏读宝树老师画作之后的即兴之作,我虽不会写诗,却不能不为这诗这画点赞!